本网讯(图书馆 周思思 黄倩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引导广大师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图书馆(教辅单位)党总支充分利用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地 、馆藏资源信息丰富的优势,开启“学党史、悟思想”紅色经典图书推介活动。
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10余万册,党史红色经典图书、党史书籍报刊、革命历史人物传记、回忆录等文献资源1万余种。为了帮助师生在卷帙浩繁的海量书籍中找到喜欢的红书,从本周开始到年底,面向全校师生,每周开展一次红色图书推介活动,每次推荐五本经典红书,包括版本信息、内容简介和书评,为全校师生提供红色文化资源和信息,便于师生查阅和利用,合力营造传承革命文化,宣传党史知识,营造党史学习氛围,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校的效果。与此同时,将结合今年十月的“读书月”活动,开展“学党史、悟思想”红色经典阅读征文活动,师生们通过阅读红色经典书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的环境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师生,教育群众,在超越时空的对话里,传承红色精神,继续砥砺前行。
“学党史、悟思想”红色经典图书推介第一期
1、《<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发展》
作者:张荣臣
ISBN:978-7-5502-6500-4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所在楼层: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A811.22/8
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特别探讨了《共产党宣言》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党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对这些理论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和阐释。在新的历史时期,以习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实现新的跨越。
书评:探寻思想建党源头,坚守共同精神家园。
2、《资本论》
作者:马克思
ISBN:978-7-229-07105-9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所在楼层: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A123/22
内容简介:《资本论》是马克思倾其毕生心血写成的一部科学著作。它被奉为工人阶级革命的“圣经”,是一部融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一体,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是人类思想史上屹立的理论丰碑。它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对于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提供了基本原理。
书评:自地球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能像这本书一样,对劳动者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
作者:韦建桦主编
ISBN:978-7-01-008572-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所在楼层: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A11/13:2
内容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旨在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本书编为十卷,精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各个时期写的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文集的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政治、法学、史学、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书评:本卷同时收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不同时期为《共产党宣言》写的七篇序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十分关注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斗争,本卷选收了他们论中国的10篇文章。
4、《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研究》
作者:刘艳
ISBN:978-7-5068-4871-8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所在楼层: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A811.67/6
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轴,以历史脉络为根,通过纵横两个维度,系统归纳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的精髓。在纵向维度,归纳了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论述及其思想发展的清晰脉络与时代特征;从横向维度,就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发展的内容与特点、地位与价值进行剖析和探讨,系统论述了该思想体系的价值导向与发展趋势。
书评: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是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项基本经验。本书从多角度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中创造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5、《“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
作者:杨贵颖, 李心华
ISBN:978-7-5203-1657-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所在楼层:图书馆三楼
索书号:A164/2
内容简介:《“同时胜利论”与“一国胜利论”比较研究》对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作了较为全面分析,既肯定其贡献,又指出其缺陷。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就社会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就政治革命而言的,并不否定社会革命的终胜利必定是世界性的胜利。因此,所谓列宁在帝国主义条件下用“一国胜利”的新结论代替马克思恩格斯“已经过时”的旧观点的说法,没有准确反映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思想。其实,“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的精神是一致的。列宁的新贡献,一是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明确提出“一国胜利论”,二是在俄国战争结束后,根据外的新形势,提出一国可以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思想,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认为列宁在“一战”期间就提出了一国可以建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则是对列宁思想的严重误解。
书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同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 责任审核人:林运清)